本次分享导师依旧是中质协六西格玛黑带、拥有十年精益经验的Thomas李,他在「黑湖智造」直播间以《精益生产的节拍器——平准化》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以下为分享实录:
01
平准化
为企业快周转插上翅膀
要想了解平准化,还得从准时化说起。
——这是精益管理中著名的精益屋,由早期丰田的管理层提出,其两大支柱思想之一就是准时化。
准时化指的是将必要的零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所需的生产线。
这里有三个关键(敲黑板)
只将必要的零件,只以必要的数量,只在必要的时间内。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库存,缩短工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简单来说,准时化是一种限时限地限物的指导思想,而平准化,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衍生出来的生产工具。
那么平准化的定义是什么?
网上的定义不再赘述,黑湖认为的平准化,
是一种通过供应链的思维方式,追求全链路的稳定,流畅,高效,综合考虑人力负载、设备效率及物料供应等因素的均衡生产方式,目的是减少人机资源浪费,降低各种库存成本。
什么叫供应链的思维方式呢?就是不局限于某个部门,而是从大局,从整条供应链去看,包括生产过程,生产前的采购,生产后的发货等等,都要保持平稳均衡。
综上所述,推行平准化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人机资源浪费,降低库存成本。
拿汽车行业举个简单的例子。
首先随着消费者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汽车市场同时对多种车型有需求,但是汽车成品的零部件种类和数量众多,生产线占地大且昂贵,所以单条生产线适配生产多种车型成了必然的选择;
其次成品体积大,无论是原材料,还是半成品、成品,一旦库存堆积,成本就会很高,那么推动快速周转就势在必行。
所以,汽车生产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保证多种车型同时生产,快速出货、降低库存,平准化生产方式应运而生
——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改善,汽车行业将生产计划从以前的年维度变到月维度、半月维度、周维度,直到现在的日维度,甚至有一些企业已经实现了小时维度。
库存量小,快速周转,这种状态下,工厂资金链是最短最稳定的,也是比较理想化的。而库存高,周转率低的工厂,资金链相对来说就比较脆弱了。
平准化生产难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吗?那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02
当今环境下推进平准化的
“拦路虎”
| 营销方式变化:
网络购物节对供应链造成大幅波动
刚刚经历了双十一和双十二,想必大家都囤了不少货吧?尤其是日用品和女生的护肤品。
这些网络购物节其实会对供应链造成极大的波动,因为会在短期内将大量的货物卖出去。为了应对这种短期爆发式的消费,商家只能加快生产、大量囤积库存。这种情况下,想推动平准化去拉平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
| 生产方式变化:
自动化推进过程中换模速度成为瓶颈
工业生产经历了从【手工生产 → 人机协作 → 自动化】的飞速发展,产能也在不断提升。这个产能是指单位时间内产量的增长,比如以前1小时只能生产10个产品,现在1小时可以生产1000个产品,实现了指数级的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机器设备天然不如人力灵活,换模需要调整硬件和参数,花费大量时间,尤其是一些常见的冲压、注塑等重型设备,大部分还不能实现机械化快速换模。
另一方面,通过简单的计算可知,产能越高的时候,用于换模的机会成本就越高。比如同样花费1小时换模,以前只影响10个产量;而现在产量翻了100倍,因为换模而导致的影响也翻了100倍。
以上两种原因,导致长换模周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依旧广泛存在于当下的制造业中。
| 信息流掣肘:
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足
生产计划作为全公司的运行中枢,担负着制定生产排期计划的任务。如果想要制定更精细化的日计划,就需要更加的准确和及时数据作为排程参考,比如产能、物料库存数据等等。
但是在没有导入信息化设备的情况下,这些数据相对来说比较难获取,及时性和准确性也无法保证,或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这对企业来说会阻碍平准化的推行。
03
如何解决这些拦路虎呢?
这是黑湖内部进行头脑风暴后,讨论出来的一些初步解决方案。
有了这些解决方案后,我们绝对不能盲目的从上到下单点突破,而是避重就轻,制定改善计划。
先分享一个选择矩阵,我们把所有的解决方案按照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两个维度四个象限进行分类。
A 象限重要且容易实施,这个肯定是最高优先级进行改善;
B 象限不重要,但容易实施,那也可以顺带做一下,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效果出人意料,比如上节课讲的目视化(戳我回顾);
C 象限重要,但不容易实施。那就要考虑一下它的投入产出比,是否值得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
D 象限既不重要也不容易实施,虽然把它也列出来了,但通常来说肯定是优先级最低的。
我们把前面提出的方案,按照选择矩阵进行一个分类,大概得出这样一个优先级的排布。
| 绘制价值流程图
首先最容易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梳理公司内部的信息流程,绘制VSM(价值流程图)。一张清楚的VSM可以帮助大家认清工厂目前的状态,更直观的看到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当我们完成了内部的梳理,并且将可改善的点标注出来之后,就可以寻找相应的供应商来对工厂进行改善,比如导入MES/WMS/ERP等必要的数字化工具。
| 尝试预测机制,建立安全库存
六西格玛中有一个5%法则:
以往年的每月销量为基准线,再根据今年的整体市场环境,确定一个在±(5%-10%)的调整系数。
此系数作为今年每月的预测生产计划,再平摊到每个计划周期。以月为单位进行复盘,适当调整系数,经过几次调整后,预测慢慢会趋于准确。有了准确的预测数据,再建立相应的安全库存,有的放矢。
| 组织内部技能比赛
组织内部的换模、机操等技能比赛,通过设置奖励机制,挖掘内部隐形的牛人。后续可以持续的进行内部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从而提升换模速度,和机器操作的水平。
当然还有更多的解决方案,需要以此类推进行分析排序,再付诸实践。
04
黑湖助力企业推进平准化
在推进平准化的过程中,企业会慢慢发现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解、计算和规划,以前可能只需要一周做一次,现在一天都要做好几次。一方面人力不足,另一方面人工计算难免会出现错误。
之前在目视化的课程中说过(戳我回顾),人眼天生对图像识别速度更快更准确,而计算机软件则对数据处理更为擅长,甚至可以达到毫秒级,这是物理极限的不同。
黑湖作为头部的生产协同管理软件,已实现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生产环节全流程的信息互通。
1、通过物联网,实时收集人工、机器、物料以及各种系统数据,实现“数据聚合”,线下数据线上化;
2、再利用顺滑、及时和准确的数据流进行“实时协作”,给各部门提供数据基础,更精确的进行生产排期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
3、最后,当企业积累了一定数据,就可以对它进行“分析解读”。比如建立更准确的预测机制和安全库存。
课代表总结
还是那句话——
改善是永无止境的
但改善也讲究投入产出比
平准化生产追求流程的平顺和精细,单就这一方面来看,确实符合日常管理和市场发展的趋势。但是过分追求平顺和精细,也有可能造成管理成本和间接人力成本的上升。
企业在推进平准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评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在适当的流程环节尝试引入适当的数字化产品,降低成本,提升产出,这样才能保证平准化的推进,和持续的效果产出。
更多产品了解
欢迎扫码加入云巴巴企业数字化交流服务群
产品交流、问题咨询、专业测评
都在这里!
1月16日,2025腾讯产业合作伙伴大会在三亚召开。云巴巴,荣膺“2024腾讯云卓越合作伙伴奖—星云奖”和“2024腾讯云AI产品突出贡献奖”双项大奖
腾讯TAPD作为国内领先的敏捷研发管理平台,可以说是最早拥抱MCP的研发管理工具之一,凭借其全生命周期的研发管理能力,成为AI代码助手的“最强外挂”,其创新功能直击开发痛点。
基于预设规则和对象特征,让消息推送更智能更精准,帮助企业打通内外部系统的数据系统,实现更多灵活、更个性化的营销和服务能力开发。
海纳嗨数凭借其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力,为企业提供从数据采集到深度洞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活动策划与执行实现质的飞跃。
网宿科技全站加速产品以弱网优化与源站灾备技术矩阵,构建全链路加速体系,通过核心技术为多场景提供端到端保障,实现弱网效率跃升、源站切换无感,助企业突破网络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