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务发展、转型,对IT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希望通过IT技术来主动驱动业务发展、转型。
主要困惑可归结为:如何选择根据需求合理选择云产品? 如何低门槛的上云? 能够渐进式上云?
只要是X86或者ARM架构、CPU支持虚拟化,全都可以部署ZStack云平台
真正的混合云:真正的混合云是私有云、公有云之间控制面、数据面彻底打通的云。
•在云平台内灵活定义组织架构树、契合企业现有的IT管理体系;
•提供工单审批功能,实现高效、直观、可追溯的运维工作;
•资源可以按项目计费、设定使用期限和项目成员权限
18类安全能力,满足等保三级防护需要
存储对接方案:本地存储
•计算节点具备本地存储空间,存放云硬盘;云主机数据保护依赖节点RAID阵列技术。
•投资较低,节省存储网络,云主机综合性能高。
•特点:投资低、性能高、大规模,但云主机无法热迁移和高可用,需要业务层高可用。
•场景:软件开发测试环境、分布式应用、应用与数据分离。
存储对接方案:NAS/SAN存储
•管理节点可以高可用;计算节点运行KVM虚拟化。
•云硬盘存放在集中存储,数据通过存储双控和RAID技术保护。
•需要构建万兆存储网络,购买集中存储,云主机受高可用保护。
•特点: 需存储网、云主机高可用、数据安全,I0性能有瓶颈(8~10节点/一个存储)。
•场景:传统应用、应用数据紧密、SLA高可用保证、数据安全场景。
存储对接方案:分布式存储
•管理节点可以高可用;计算节点运行KVM虚拟化。
•云硬盘存放在分布式存储,数据通过副本和纠删码保证。
•需要构建存储网络,基于x86通用服务器提供存储服务,云主机受高可用保护。
•特点:需存储网、云主机高可用、数据副本、计算存储都可以横向扩展。
•场景:租用平台、通用型应用、应用数据紧密、SLA高可用保证、大规模环境。
存储对接方案:超融合
•管理节点天然高可用;计算节点运行KVM虚拟化。
•存储采用分布式存储,多副本,数据安全。
•最小3~4台物理服务器组成计算节点,并可以平行扩展。
•特点:计算节点与存储节点融合、管理节点和云主机高可用(可迁移、自动恢复)。
•场景:简单、易扩展、易运维、适合中小企业。
异构虚拟化管控方案:接管VMware
•管理节点可以高可用;计算节点运行KVM虚拟化和VMware虚拟化。
•KVM和VMware采用不同的存储。
•通过VCenter管理VMware虚拟机,可以提供云路由网络服务。
•特点:一个平台管理两种虚拟化云主机、增强VMware网络功能。
•场景:适合新建KVM云平台、管纳原有VMware虚拟化环境。
无缝混合云方案
•管理节点可以高可用;专有云计算节点运行KVM虚拟化或VMWare虚拟化。
•专有云网络通过专线或者IPSec与阿里云公有云VPC联通。
•特点:管理节点可以管理私有云和阿里云公有云,私有云与公有云数据层面互通。
•场景:一部分业务在公有云、一部分业务在专有云。
、
云平台两地三中心灾备方案
灾备方式:
•P2V+V2V,将管理节点、云主机同步备份到灾备平台的镜像文件中
特点:
•无论源端是物理机还是虚拟机,都是统一的备份方式,降低备份难度
•根据业务关键性,可针对单个云主机设置备份策略,增加备份灵活性
•通过块级精简复制技术,只备份有效数据,适应窄带宽传输要求,提高备份效率
•支持灾备演练,随时可模拟风险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