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市场监管部门的协作机制,信息共享是协作机制的前提,只有链接各个监管业务之间的“信息孤岛”,拆除“数据烟囱”,才能实现市场统一监管的有效协作。
按照一体化建设原则,夯实平台支撑体系,提升数据赋能能力,推进市场监管智慧一体化监管能力,提升“互联网+市场监管”应用服务水平。
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开展市场监管“数字化提速”工作,加快推进一体化智慧监管,创新丰富监管工具。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强化 “互联网+”监管统筹规划能力,推行市场监管协同治理。建立长效数据治理体系。
以构建统一的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大服务为着力点,结合本地实际,以政务数据、社会互联网数据开发利用为龙头,围绕“一套标准、一个框架、一个中心、三个门户、多个应用”的目标开展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化建设,全面整合各类市场监管业务应用,形成统一的市场监管一体化应用体系,实现随机监管、精准监管、信用监管、风险预警。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先行。
以“大监管”为引领加强统一领导,做好市场监管的综合协调和统筹指导,持续强化整合、贯通、共享、联动,以平台监管平台,切实提高市场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提升监管效能,促进区域监管协同。
全面整合各类市场监管业务应用,形成统一的市场监管应用体系。平台架构设计上下串联、左右互通,纵向涵盖市场监管各类监管业务。
深入打造“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食药安全”的一体化监管新模式,实施智慧全域监管,织密市场监管网。以“大市场”为主线强化部门协同,加强部门监管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顶层设计超前,组织架构科学,功能模块与市场监管业务实践充分融合。
以《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规定指标体系分类编码标准、信息资源目录、数据元标准、数据集模型、元数据标准、代码标准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及完善市场监督部门现有基础库建设规范、共享交换规范、共享管理规范。
依法依规整合市场监管部门的市场监管、消费维权、行政执法信息以及相关信息,形成市场监管大数据资源体系,依法运用多源数据为市场主体精准“画像”,支撑市场一体化监管的统计、预测、预警、报警、评估等分析型应用,提升市场监管风险预判和处置能力。
搭建一个规范性的基础服务平台框架,为持续的市场监管业务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节约成本,缩短开发和部署周期;同时,将开发商与其开发的系统解耦,不再与开发商紧密绑定,利于后续升级运维等。
整合各类应用,统一访问入口,实现 “责任网格化、检查格式化、管理痕迹化、监管一体化”的工作目标,建立综合监管、统一登记、信息共享、综合执法应用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一体化监管。
提供区块链基础上链标准化组件,实现各业务系统调用。区块链探索应用:建设国产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基础平台,探索食药品追溯数据上链,保证数据制作、存储、流转和使用中的完整性、不可篡改、可追溯。
提供基于计算机及知识库的自动智能应答服务及自然语言处理服务。建设思路:系统首先需在智能问答模块中维护好可进行自动回复的问题及解答,以保证回答的准确性与权威性;提供人工智能模型搭建、特征提取、模型训练等Al基础能力封装。
整合原工商、食药监、质监、知识产权的监管业务数据,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建设统一的综合监管业务平台,逐步实现监管联动、信息共享,市场监管全业务、全流程、电子化、移动化的一体化综合业务“大监管”高效管理。推动市场智慧监管模式创新,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
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打造上下贯通统一的信息化监管系统,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高效统一的一体化监管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市场监管的手段方式,提升科学监管手段和提高监管效率,实现市场监管信息化的数据、业务、流程“三合一”的创新数智化监管模式。通过对多元数据进行分析再利用形成靶向监管指标数据展现在监管执法及监管指挥可视化大屏中,为市场监管一线监管人员及监管决策管理者提供多维度的执法数据,作为科技监管的重要执法依据。
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适用于各级市场监管机构,涵盖生产、流通、消费各个不同领域,服务于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者等各个不同对象的一个综合性、一体化的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实现市场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统一了市场监管业务流程,是落实“放、管、服”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6年由佛山工商局牵头,建设了广东省首个由地级市层面建立的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为全市各市场监管相关部门共同使用。2019年佛山市场监管局挂牌以来,全面支持佛山市市监局的信息化建设,全国首创“人工智能+双随机”监管,该案例成果在2020年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放管服”改革十大优秀案例,中国政府网以视频新闻进行推广,广东省省委书记做重要批示要求全省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