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边缘云节点以与中心/省节点“统一架构、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为原则,进行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完善移动云“N+31+X”整体资源布局,加速进入业界第一阵营。
移动云边缘云围绕“低时延、大带宽、云边协同”需求,构建1(边缘智能服务平台EISP)+ 2(边缘智能云 EIC、边缘智能小站 EIS)产品布局,与中心云形成一朵分布式云,实现全域业务覆盖。
移动云边缘云服务体系包括边缘公有云服务体系和边缘私有云服务体系,覆盖1~20ms广/局域场景:公有云服务体系:“1+2+N”产品体系,1套云边协同管控系统 EISP,2个边缘云底座 EIC&EIS,N个云边协同高阶云服务。私有云服务体系:结合5G边缘专网能力的移动云全栈专属云ECSO(结合EIS满足分支机构需求)&私有云底座。
移动边缘云体系下,局域场景定义为园区现场级覆盖的边缘需求场景,时延在5ms以内;广域场景定义为跨省/省级/地市级/区县级覆盖的需求场景,时延<30ms。移动边缘云面向局域场景结合UPF解耦,提供边缘底座能力;面向广域场景提供边缘全栈能力,同时提供云边协同能力。
面向云游戏/vCDN/直播/AR/VR等重点业务需求,打造用户就近接入、为敏感业务提供5~20ms低时延、与移动云一致体验的边缘云服务。初期重点打造分布式资源管理及边边/端边网络能力,为客户提供丰富的算力与优质的网络接入性能。
边缘智能小站EIS是一种在用户侧局域分布的,具备资源独占、高带宽、低时延、更安全等特性的,与中心云体验一致的边缘私有云服务。 边缘智能小站EIS可帮助教育、医疗、园区、工厂、港口、矿山等需要大量本地或局域性的计算资源行业实现更低时延、更高安全可靠的云计算能力和网络能力。
面向工业视觉/安平监控/文字识别等业务需求,基于云原生技术构建的边云协同操作系统,可运行在多种边缘设备上,将丰富的AI、数据分析等智能应用以轻量化的方式从云端部署到边缘,满足用户对边缘AI应用边云协同的业务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