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的生意多种多样,比较难定义,但整体的大方向都是:将消费者引流至私域,通过激活与互动促成留存与转化,最终在微信(或者其他)生态中形成闭环。采用产品或运营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高频需求,可持续地与消费者建立联系。
公域平台已经制定好了各种机制、规则和玩法,相对固定,更容易复制相比之下私域更多元、更开放、更迷人
基于私域赢家的运营方法论,核心方向是社交电商为主、DTC为辅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于数据、特别是北极星指标的解读,在复盘中进行归因和解读;指出哪些策略的落地起到了效果,哪些策略需要提升;针对数据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法
(例)北极星指标:月度拉新2万人、月度入会1万人;指标修正:首先要判断这两个指标哪个更难完成,比如已知入会率40%,倒推拉新需要2.5万人;则以2.5万人为新的引流目标。
(例)北极星指标:月度拉新2.5万,各渠道中比较稳定、低成本的流量大概是7000人,那么转化不明确的渠道需要测试渠道潜力;需要付费获取拉新的渠道需要再次进行拆分,完成18000人的引流,拆分结果如下:
使用场景:渠道是短链和AI外呼引流的基础,由于私域引流渠道偏多,因此要和实际渠道一 一对应,可以生成二维码。通过海报、包裹卡、线下门店等方式透出。路径:数云私域赢家 – 引流获客 – 活码获客 – 渠道活码;贴士: 1. 每个渠道都建立专属的渠道码,方便后续渠道数据分析;2 添加员工数量,需要预估日流量(峰值),例如1000人/天,推荐关联10个账号;3. 选择关联客户标签,例如渠道名称为包裹卡,可以打上一个或多个标签。
为了满足将消费者引流至多条运营路径,欢迎语可以设置多条附件,包含一条文字外加若干其他内容,支持图片(海报)、小程序卡片、网页等;欢迎语与渠道一 一对应,且内容会根据被引流群体身份调整,如下图是对未知身份的群体进行引流。
使用场景:针对短信(包含AI外呼挂后短信)、公众号等引流方式,使用短链是最佳选择,短链是依赖渠道活码的路径:数云私域赢家 – 引流获客 – 获客链接。贴士:1. 短链要基于上一步预设好的渠道活码,并且换了一种激活方式:从扫描到点击。2. 因为直接拿手机号去添加好友,是弱提醒,通过率极低;并且:AI电话过程中没办法直接添加好友,因此短链是一种很好的补充。3. 短链可以配置在公众号按钮上,做为流量入口;4. 不能只配短链、不配活动,否则小程序会被官方下架。
AI外呼配置,路径:数云私域赢家 – 引流获客 – 智能获客;使用步骤:充值 – 话术确认 – 话术录制 – 完成配置。AI外呼在引流场景的应用核心是帮助品牌在海量手机号中,利用话术判断消费者的意向,筛选高意向消费者发送挂后短信。
AI外呼任务执行,路径:数云私域赢家 – 引流获客 – 智能获客;支持在任务设置时,提供丰富的AB – test,来测算不同人群包下的添加好友转化率;
结果分析:北极星指标:企业微信添加人数,1. 刚入会的会员加好友的效果远比次新会员和历史会员高的多;2. 同时:买较小尺码的会员,更容易依然有旺盛需求,转化率高; 3. 客单价而言,高客单价的人群有更高的意向,低客单价的羊毛党对提供的利益点更敏感。后续运营优化:1. 申请专线、提升接通数;2. 新会员一定要半月度和月度做引流;3. NB码-L码是可以做引流的,整体的人群优先级:新会员 – 次新会员 – NB码高客单 – N码中客单 – S码高客单 - S码中客单 – M码高客单 – M码中客单 – L码高客单 – L码中客单 – NB&S、M、L的低客单;4. 对于不同兴趣的人群,应该给到不同的短信文案;5. 提供主动和被动两种添加好友的方式。
结果呈现:短信文案的短链之前加入了“官方链接”四个字,天猫会员群体的短链点击-转化率从70%提升到了79.84%。除了提升高意向AB群体转化,对低意向的消费者C群体进行了短信挽留,成功挽留48人。
标签体系,路径:数云私域赢家 – 客户管理 – 客户标签;标签是私域精细化中的底层支撑,也是触达场景底层支撑,从标签形成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1. 同步标签(企业微信官方、CRM中同步过来的标签)2. 主动标签(客服服务过程、运营主动打标签/批量标签)3. 自动标签(消费者渠道标签、群身份、会员身份标签)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品牌可抽象出一个可复现的、品牌特点明确的社群运营框架,称之为社群SOP;Tips:1. 社群SOP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抄,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2. 社群SOP是底料,实际运营是要加入变化的,这种变化可以是偶发的也可以是固定的;3. 社群SOP中内容的占比:黄金比例:3: 3: 3: 1 - 营销信息:会员互动:关怀福利:群日常。
路径:数云私域赢家 - 营销触达 – 群SOP;Tips:1. 逻辑上是把相对固定的群发计划提前预设到,定时执行;2. 可以把所有社群的群主都设置成同一个人,在实操中,到了预设的时间只需要点击按钮确认即可。
场景描述:1V1场景虽然有着不错的打开率,但对消费者造成的打扰和投诉率都很高,因此在频次和频率上推荐一周不超过2次;推送内容可以有两类:1. 主题类,围绕周期性的服务(专业讲座)、福利(卡券营销)和会员日(商城活动);2. 生命周期类:新客-首购-一转二-二转三……路径:数云私域赢家 - 营销触达 – 客户SOP
场景描述:朋友圈触达最弱但是最安全,可以把给每天定一个主题,把相应的内容填充然后在朋友圈发送;每天发送上限是三条,具体怎么发要看活动节奏和内容产出能力;内容比例建议 - 活动:关怀 :单品推介 = 1:1:1。
场景描述:整体企业微信私域的大环境是人即服务,每个企业微信账号都是企业对消费者的触点,因此私域的人设IP打造更有必要。
场景描述:品牌天然存在多个角色或for某业务目标需要,有时候品牌需要不止一个IP,常见例如:线下导购+线上客服、客服/导购+安装维修人员等等。案例背景:某保健品品牌;因为引流成本非常高,所以非常珍视转化率;品牌拟将企业微信作为消费者运营阵地,但是直接引流到企业微信的添加率只有12%,而添加个人微信有60-65%。
场景描述:很多品牌在做私域的时候,把企业微信外部联系人作为人群包、把SCRM做群发工具。良性营销:不过度触达消费者,内容组成科学多样、频率适度、分寸克制,恶性营销:一味的群发卡券、拉群卖货。
UGC+PGC社群 核心是给关键消费者一个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平台,也可以是商品种草的重要渠道
产品能力这么多,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活动做为主推?基于当前的北极星指标来设定合适的活动。
大规模的卡券营销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了,在私域中如此,在过去消费者领券基本上都是被动,现在推荐:尽可能的设置一些“门槛”让消费者主动的领用卡券,让消费者更珍惜得到的券、提升核销率。
私域商城的运营与电商类似,商城中的活动节奏可以遵循两个思路:1. 循环活动;2. 事件活动
在私域做裂变,无论什么方式,一定要注意两个点:1. 追求真性增长,千万不可追求拉新人数,要注意裂变而来的的群体是对的,后期会产生HVA的。2. 规避羊毛党,比如利用全家人手机来薅羊毛的用户,关注新客首单的转化。
KOC在不同商家的私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商家的客单价和复购需求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高客单一般是指超过1000元以上的产品,但也不绝对,还要看产品本身在一般用户心目中的价位认知:比如,一个雪糕在大多数用户的认知里价格范围可能在10元之内,但如果某个雪糕卖到20-30元,那么该产品也算是高客单。低复购,一般指的是用户购买频率在1年以上,甚至可能消费者一辈子只买1-2次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