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xLAN 特性
H3C S6550XE-HI 系列交换机支持 VXLAN (Virtual Extensible LAN,虚拟扩展局域网), VXLAN 通过将虚拟机发出的数据包封装在 UDP 中,并使用物理网络的 IP/MAC 作为 outer-header 封装后在物理 IP 网上传输,到达目的地后由隧道终结点解封并将数据发送给目标虚拟机,解决了地理分散的数据中心之间远距离虚拟机迁移问题,可支持 EVPN 模式。
高性能 IPv4/IPv6 业务能力
S6550XE-HI 系列交换机支持 IPv4/IPv6 双协议栈,硬件支持 IPV4 和 IPv6 转发,可以用于 IPV4 向 IPV6 的演变组网,并随着 IPV6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进步,平稳过渡到 IPV6 网络,具有极高的网络适应性和扩展性,保护用户投资。
iNQA 智能网络质量分析
H3C S6550XE-HI 系列支持 iNQA(Intelligent Network Quality Analyzer,智能网络质量分析),iNQA 适用于大规模 IP 网络、可快速测量网络性能的检测机制。H3C S6550XE-HI 系列目前支持丢包测量,可测量正向、反向以及双向的丢包情况(包括丢失的报文数、报文的丢失率、丢失的字节数、字节的丢失率),利用测量结果可快速定位丢包时间、丢包位置、丢包严重程度。
高可用的 M-LAG 架构
H3C S6550XE-HI 系列交换机支持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跨设备链路聚合技术(原 DRNI 技术),通过将两台物理设备在转发层面虚拟成一台设备来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保持控制层面互相独立,提升至设备级可靠性。M-LAG 将控制平面与数据层面解耦,各节点设备可独立升级,保障用户业务零中断。设备的双活接入,提供了设备级冗余保护和流量负载分担,同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适用于 overlay 和传统的 underlay 场景,组网灵活。
丰富的特性
S6550XE-HI 系列交换机采用模块化双电源及风扇框设计,模块化配件均支持热插拔;采用模块化软件平台,可根据需求灵活的增加及删减相关的软件功能模块。通过精细的物理结构及软件流程优化,大幅度降低了端到端的包处理时延。S6550XE-HI 系列交换机支持设备级、链路级、网络级丢包检测,其中网络级支持端到端、逐跳的丢包检测。S6550XE-HI 系列交换机支持支持 ISSU(不中断业务升级)、OAM(操作、管理和维护),充分满足了网络对设备高性能、易管理及绿色节能的需要。S6550XE-HI 系列交换机为大表项设计,具备大规模园区网络接入能力。S6550XE-HI 系列交换机支持融合 AC,支持管理 WiFi-5、WiFi-6 AP 设备,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管理。
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
H3C S6550XE-HI 系列交换机支持 IRF2(第二代智能弹性架构)技术,就是把多台物理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使其虚拟为一台逻辑设备,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将这多台设备看成一台单一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IRF 可以为用户带来以下好处:简化管理 IRF 架构形成之后,可以连接到任何一台设备的任何一个端口就以登录统一的逻辑设备,通过对单台设备的配置达到管理整个智能弹性系统以及系统内所有成员设备的效果,而不用物理连接到每台成员设备上分别对它们进行配置和管理。简化业务 IRF 形成的逻辑设备中运行的各种控制协议也是作为单一设备统一运行的,例如路由协议会作为单一设备统一计算,而随着跨设备链路聚合技术的应用,可以替代原有的生成树协议,这样就可以省去了设备间大量协议报文的交互,简化了网络运行,缩短了网络动荡时的收敛时间。弹性扩展 可以按照用户需求实现弹性扩展,保证用户投资。并且新增的设备加入或离开 IRF 架构时可以实现“热插拔”,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 高可靠 IRF 的高可靠性体现在链路,设备和协议三个方面。成员设备之间物理端口支持聚合功能,IRF 系统和上、下层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也支持聚合功能,这样通过多链路备份提高了链路的可靠性;IRF 系统由多台成员设备组成,一旦Master 设备故障,系统会迅速自动选举新的 Master,以保证通过系统的业务不中断,从而实现了设备级的 1:N 备份;IRF系统会有实时的协议热备份功能负责将协议的配置信息备份到其他所有成员设备,从而实现 1:N 的协议可靠性。 高性能 对于高端交换机来说,性能和端口密度的提升会受到硬件结构的限制。而 IRF 系统的性能和端口密度是 IRF 内部所有设备性能和端口数量的总和。因此,IRF 技术能够轻易的将设备的交换能力、用户端口的密度扩大数倍,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设备的性能。
MOD
H3C S6550XE-HI 系列交换机支持 MOD(Mirror On Drop,丢包镜像)技术,MOD 可以监控特定流量在设备内部转发过程中、由特定原因引起的丢包事件,并在发生丢包时收集相关信息,上报给采集器,以便管理员及时了解设备内部发生的丢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