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数据脱敏(Static Data Masking):一般用于非生产环境,将生产环境的数据经过脱敏后在非生产环境使用,一般用于解决测试、开发库需要生产库的数据量与数据间的关联,以排查问题或进行数据分析等。
动态数据脱敏(Dynamic Data Masking):一般用于生产环境,在访问敏感数据时进行即时脱敏,用来解决生产环境中不同用户对同一敏感数据读取时进行不同级别的脱敏问题。
使用改写SQL的方式实现动态脱敏
这种技术方案脱敏效率高,但是部分大数据平台需要安装UDF才可进行SQL改写,关系型数据库可直接进行改写。
通过改写返回结果数据集实现动态脱敏
这种技术方案兼容性、适用场景更广。可支持大数据平台、API接口等。
敏感数据源的管理和维护,新增支持资产“仪表盘”功能。 资产状态可以对数据库资产的表/列进行统计,还可以根据定义的敏感数据特征来自动识别发现敏感数据并自动脱敏,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无人值守”的效果。
支持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的自动检索和发现,简化用户手动配置敏感数据字段的过程。
支持数据分类分级—根据数据类别和数据敏感等级进行细粒度脱敏,满足数据安全合规遵从。
支持身份证号、中文姓名、电话号码、银行卡号等二十余种常见的敏感数据类型、分类分级结果进行敏感数据发现。
支持基于敏感数据发现结果批量生成脱敏规则。
支持内置算法的更新和自定义算法的维护。
系统内置置空、遮蔽算法,可以扩展随机、仿真算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转变为不同的脱敏效果。算法支持离线更新,可以持续保证算法的有效性。还可以编写自定义算法,来满足个性化的脱敏需求。
通过添加JDBC驱动,可以通过普通的SQL请求报文里携带应用系统的app id、app username等参数,从而精准的定位SQL请求是哪个用户通过操作应用系统发起的,从而实现精准的身份定位。
假设用户访问某应用,该系统需要访问数据中台获取数据,根据用户登录该系统的账号用户名来进行脱敏权限控制。高权限人员访问不脱敏,低权限人员访问脱敏。
数据访问控制规则,通过用户令牌中包含的用户级别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有权限获取该数据,如果有权限则返回原始数据,如果权限不足,则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
闪捷应用(API)数据脱敏系统可提供稳定、高效的主动服务式脱敏,包括单个脱敏和数组脱敏,在保证对现有管理流程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脱敏能力,以技术手段弥补管理中不易覆盖的“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