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可能亲临一线,了解到真实需求。
尽可能帮助售前、商务、交付,把项目落地。
尽可能关注客户在上线运营以后遇到的困难和诉求。
最核心的是,
我们不能是坐在家里闭门造车的人,
我们要走到前面,从“实践出真知”。
不管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的“小黑屋”,
洞察客户需求,助力客户价值,
让创新技术与客户需求
融合化学反应。
这才是追一的产品之魂。
内外兼修,
不断进化,
成为真正的“AIForce”。
本期访谈嘉宾
本期主题:围绕客户需求,追一产品的进化与实践之路,以及对智能交互的未来判断。
进化:从单品爆款到AIForce
围绕企业智能化升级,追一产品体系如何进化?
首先核心聚焦的场景是智能交互,帮助客户实现他的客户服务、维护、留存、盘活和价值挖掘。围绕这个核心,我们的产品在自动化、人机协同、数据发掘的维度上,不断延伸。
2017年以前,产品以Bot在线机器人为主,核心是在智能客服的场景,闭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2018年以来,在产品体系上面发展、进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前两年。2018年一年开发出See、Pal、Call、Learn几款产品,延伸到培训、运营分析、营销等场景中,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建设、验证、打磨、成熟,逐渐形成AIForce解决方案。
客服中心是企业与客户连接最为频繁的触点之一,在Bot在线服务机器人的基础上,Call语音机器人在自动化、智能化上继续延伸,为行业头部客户提供平台服务,解决催收、营销、呼入客服等痛点场景。See、Pal、Learn,智能质检、坐席智能助理、智能培训,则从企业对内的场景切入,以人机协同的方式,把人的智慧、经验、温情与AI的能力有机结合,大幅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专业化水平,减轻工作负荷,更带来工作成就感和归属感。这三款产品的应用场景是多样化的,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场景,解决客服、营销、销售等多种痛点需求。
在Bot机器人继续保持领先,做深、做透金融行业同时,Call电话机器人和See智能质检、Learn智能培训等创新型产品,也进入了收获期。广发、中信、浦发等陆续中标,比如其中一家银行去年11月上线,12月就购买扩容,因为客户发现整个智能外呼的体系落地很快,标准化很高,跑起来很稳定,以前超负荷的那部分产能,很轻松地化解掉了。
与此同时,我们的创新型产品也都持续实现了标杆落地,还在一期、二期、三期等不同阶段,持续挖掘和服务客户需求。
所以,根本还是围绕客户需求,对外的服务产能、体验,对内的管理、效率,产品会不断地丰富、完善。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探索,形成一站式的AI解决方案。
对客户来说,AIForce类似是一个office套件,随着客户接入的产品和应用越来越多,基础性的工作可以在AIForce统一管理。当然,到底是一个产品、解决方案还是平台,并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我们不会对某些东西执念,因为客户需求才是产品经理的最终信仰。我们一直在探索实践的是如何以更好的方式、更高质量、更高效地达成客户价值。
实践: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
2B业务很多人觉得难做,从产品角度,如何挖掘客户痛点,真正满足客户需求?
2B的AI落地和2C不太一样,有很强业务属性。做客户需求首先要洞察业务本身,而不是围绕产品本身来做,通过产品经理的分析能力把客户业务转化成产品设计,而且把它的价值体现出来。
这是一个实践出真知的过程。
在AI整个项目周期里,产品都需要积极参与,必须拿一手需求,而不是二手需求。尤其是创新型产品,从前期商务接触、需求探讨、解决方案设计、交付落地、上线运营…尽可能亲临一线,挖掘一手需求,找到客观事实,从客观事实里挖掘更多的事实,捕捉业务的自然规律,而不是坐而论道,在家里听需求。
比如一个项目,有人说策略是不是丰富点、功能是不是增加些,产品经理听到的不应该是陈述观点,而是去到现场,找到事实,挖掘出真正的痛点,把客户的What和Why这两个最根本的东西摸清楚,然后才把How做好。
成立4年来,追一科技已经实施了600多个AI项目,一个一个项目锤炼下来,深切地知道说客户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能够有很强的实践导向,这也保证我们能够真正做出价值落地的产品,客户开箱即用,而且挺好用,真的解决问题。
只要不断贴近客户、理解客户、积累客户,我们只会越做越好,形成深厚优势。
如何提升我们的产品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
首先,产品创新的前提是基于客户需求推演出价值网络,价值网络决定了团队将提供何种产品与服务来解决客户的问题。
在概念设计阶段,我们不仅调研行业头部企业,也会寻找一些相对激进、愿意共享业务认知的潜力型企业来携手预研和打磨产品。这对市场与产品团队的商业Sense、场景洞察力要求非常高,我们要做到触类旁通、见微知著,通过有限的需求信息来充分推演市场趋势,规划相对普适的产品方案,不错过有潜力的创新机会。
在相对成熟的主流市场中,例如智能客服、智能外呼等人机交互类产品,我们在已有的NLP等技术优势基础上做延续性创新,深挖集成化的业务解决方案,持续为客户降本增效。也有新产品进入新市场与增量细分市场的情况,例如人机协同、多模态、NL2SQL(数据库智能交互)、AML(自动机器学习)等方向,我们会大胆尝试做破坏性创新,寻找老业务场景中的新痛点,尝试预测技术S形曲线下游中的新技术,定义差异化的产品形态来重塑生产关系。
在MVP试错与研发阶段,市场留给我们的犯错机会与研发周期都很少,解决创新效率的关键是平台化的产品技术货架CBB。货架中既包含大型共享模块如ASR、TTS、知识图谱,也包含更细粒度的AI组件与开发工具。例如:某银行的AI反洗钱项目中,客户有极强的创新欲望,业务方面有足够的提效空间,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创新土壤。公司组织了一支攻坚小组奔赴现场,了解反洗钱专家的日常操作,探讨提效方案。算法团队将AI平台当做开发工具,进行半自动化的数据探索、模型调试、效果验证,高效完成新场景的MVP效果验证。产品团队根据技术特性与业务痛点,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产品形态与可用标准。从产品预研到一期交付,整个周期不到半年。该项目实现了两次零延期交付,为客户提升了10倍以上的案件审核效率。
当然,这些是从概念设计到MVP、研发落地的各阶段产品创新原则,最终落地关键还是团队执行。我们将七成资源投入到核心优势型产品,三成资源投入到创新突破型产品,以稳中求进的方式来平衡成本。通过目标、预算、绩效管理,构建面向产出和能力提升的组织体系,来保障产品创新的平稳落地。
未来:人机协同发光发热
企业服务智能化未来有哪些趋势值得关注?
人机协同一定会发光发热:首先,当下的AI技术尤其是NLP技术成熟度,还只能处理一定场景问题。然后,VIP的服务、差异化的服务,依然需要人。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机协同,人的管理成本、培训成本、效率考核等,AI都可以协助。目前的人机协同依然缺乏探索,接下来5年,人们会越来越发现人机协同的重要性,它的落地可能会比全自动要更好,相应的人机协同应用,比如坐席辅助、培训、质检等等,都可以做的更好、更深入。
企业越来越需要一体化解决方案:现在企业在智能化的落地中,发现了原来信息化基础的缺失和短板,很多系统的对接要么做不到,要么效率低下,甚至要手动操作,比如外呼名单导入等等。需要一体化的客户中心解决方案,把业务环节串联起来,这样整个系统才能真正跑出自动化、智能化,但在这之前,信息化和数据基础设施的功课必须补足,不然智能化就是无米之炊。
客服中心将成为数据金矿:现在的客服中心和呼叫中心,更多的还是被动响应,更倾向于处理客户具体、明确的需求,但服务处理后很多信息数据的挖掘、分析远远不够,甚至是“休眠”状态。呼叫中心其实是一个数据中心,是企业与客户交互最频繁的触点和渠道之一,AI技术的落地应用将会打破原来的信息黑盒,挖掘出信息金矿,客服中心逐渐就变成了一个价值中心甚至是决策中心,根本上改变客服中心在企业里面的定位。它应当变成指导主动出击的部门,而不是被动的。
更多产品了解
欢迎扫码加入云巴巴企业数字化交流服务群
产品交流、问题咨询、专业测评
都在这里!
2022-11-23 16:48:56
2024-03-27 10:39:49
2022-11-23 16:32:24
2024-09-14 17:43:21
2022-11-23 16:26:05
甄选10000+数字化产品 为您免费使用
申请试用
评论列表